豪门的遗产恩怨情仇

上世纪的香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充斥着秩序与混乱的碰撞,也时常能够激起当今读者的兴趣去探究一二。特别是香港的豪门,每家都演了一出好戏。

可以说,没有drama的豪门,那是你的资产级别还不够格。

今天我们想和大家聊聊前亚洲女首富龚如心。她与初恋丈夫打拼出华懋集团的巨大基业,却在丈夫去世后卷入无休止的财产纷争;与公公王廷歆框日持久地对簿公堂,自己也身患癌症。她开始信仰风水,扎起羊角辫,试图扭转生活中的不幸。然而却回天乏术,于2007年不幸离世。

龚如心离世后,与其相交甚好的风水师陈振聪又加入了这场财产争夺战,展开了为期10年的世纪官司。直至2015年,香港高院才盖棺定论,宣布龚如心在2002年订立的遗嘱为有效遗嘱,陈振聪锒铛入狱。在巨额遗产面前,曾经的家人,朋友纷纷反目成仇,人性不堪一击。龚如心本人也被风波裹挟,在生前身后不得安宁。

话不多说,我们进入今天的故事~

01

恩爱夫妻打造一方霸业,
丈夫却意外不幸离世

龚如心1937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中学。龚如心的父亲是王德辉父亲在上海的结拜兄弟,因此龚如心与王德辉是实打实的青梅竹马。1955年,当时只有18岁的龚如心便与王德辉在香港结婚,可谓“英年早婚”。

五年后,王德辉与其父成立了华懋置业公司,开始从事地产业务。在1960年代,龚如心和王德辉共同努力,将华懋的主业转型为代理石油工业产品、农业产品和饲料。1967年,王德辉和龚如心趁着地价大幅下跌的机会,购买了新界的多块地皮,使集团有机会转型为地产开发商。进入1970-80年代,香港经济蓬勃发展,地产价格不断上涨,华懋集团借此机遇不断扩大规模,成为香港其中一家大型地产开发商。

然而此后,王德辉便因其巨额财富,遭遇了多次绑架勒索。在1983年4月,王德辉和龚如心像往常一样驾车离开他们位于山顶百禄径的住所,前往办公室。途中,他们遭遇了几名持枪匪徒的绑架,并被勒索1亿美元的赎金。按照绑匪的指示,龚如心通过非正当手段将1100万美元现金汇到台湾,但被警方查扣,同时香港的绑匪也被全部逮捕,王德辉得以获救。

不过好景不长,王德辉再次放松了警惕,开始厌烦于被众多保镖围绕,并以不想花钱为由,将他们尽数辞退。时间来到7年后,一位名叫钟维政的退休警官与同伙趁着王德辉打完壁球回家的途中将其绑架。这一次,匪徒开出了10亿美金的天价赎金,头期款也从1100万美元涨到了6000万美元。

尽管警方已经介入,龚如心还是按照匪徒的指示先后汇过去了2.6亿美金,只求对方能早日放回丈夫。在香港警方和台湾警方的迅速行动下,部分匪徒先后落案,而剩下的同伙连同王德辉本人行踪成谜。据被捕同伙交代,王德辉被香港远洋渔船载至公海,并被推下海。其父于1999年6月进入香港高等法院法庭,宣誓证明失踪超过七年的儿子王德辉死亡。自此,一场旷日持久的遗产争夺战正式拉开帷幕。

02

公公儿媳反目成仇,
巨额遗产展开首场争夺

在王德辉的父亲王廷歆向高等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执行王德辉在1968年所立下的遗嘱,以确认他作为唯一合法遗产受益人之后,龚如心在2001年7月28日参加香港漫画节期间举行了《小甜甜Nina Nina》画册的签名会,并在现场宣布自己已经立下遗嘱,除了预留照顾家中的老人外,其余财产将捐赠给华懋基金用于慈善事业。自此,这对翁媳之间展开了长达9年的世纪争产官司,纠缠不清。

龚如心在这场官司中,一度以涉嫌伪造遗嘱被拘捕,并缴纳巨额保释金。然而在上诉庭庭审过程中,法官一直没有找到龚如心伪造遗嘱的确切证据。终于,在2005年9月16日,终审法院5名法官一致裁定龚如心胜诉,龚如心得到估计逾400亿港元遗产。

03

风水先生下场搅局,
巨额财产落入旁人之手?

虽然得到了巨额遗产,但龚如心的身体状况却每况愈下,罹患卵巢癌,开始接受化疗。她也愈发迷信,与风水师陈振聪打的火热,在其蛊惑下无所不用其极为自己续命。但这一切仍是回天乏术,龚如心于2007年4月3日在养和医院病逝,享寿70岁。龚如心身故后不久,陈振聪立马加入了这场争夺战。

据陈振聪说,其与龚如心相识于1992年,两人之间一直维持着不伦关系。1993年至1995年,龚如心在丈夫失踪期间,分18次共给陈振聪6亿多元。虽然两人是业务往来还是恋人关系众说纷纭,但陈振聪出示了一份2006年龚如心所立遗嘱,该遗嘱载明龚如心将遗产赠与陈振聪,且该份遗嘱是为了她的家人和所爱的人所订立的。

与此同时,龚如心在2002年所立遗嘱的捐赠对象华懋慈善基金(CHINACHEM CHARITABLE FOUNDATION LIMITED)与陈振聪对簿公堂,宣称其对龚如心遗产享有支配权。龚如心在2002年遗嘱表示,把全部遗产拨归慈善基金。经法院调查,2006年遗嘱仅是一份“风水遗嘱”,应该要在仪式结束时焚毁,且该份遗嘱见证人王永祥拒绝出庭作证。与此相对,2002年遗嘱的主要内容是龚如心希望把所有的财产遗赠予她和丈夫王德辉所创立的华懋慈善基金,并交托给联合国秘书长,中国政府总理,及香港行政长官监管,继续基金原有的项目,发展中国的类似诺贝尔奖的世界性奖项,发展华懋集团并持续把部份盈利用作慈善事业。除此以外,亦要照顾王德辉家族的各人,包括他的父母,弟妹,以及弟妹子女的教育,还要帮助华懋集团的员工和子女。

陈振聪最终以失败告终,阴谋被揭穿,最终被判败诉并入狱。在2013年7月4日,陈振聪因涉嫌伪造和使用虚假文书,在高等法院被判有罪,并被判处12年监禁。赔付了了3亿元的诉讼费和3.4亿元的欠税。

然而,这个扑朔迷离的故事,争端还在继续……

04

基金会不甘仅当受托人,
欲介入巨额遗产直接支配

真假遗嘱争议结束半年后,华懋基金和香港律政司在遗产受益人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双方开始了长达3年的诉讼。尽管龚如心在其”2002年遗嘱”中明确将遗产全部捐赠给华懋慈善基金,但律政司认为该基金只是遗产的”受托人”,因此提起诉讼要求高等法院原审庭解释遗嘱。而华懋慈善基金一直坚持认为自己是遗产的”受益人”而非”受托人”。以龚如心弟弟龚仁心为首的基金董事局,拥有决定如何执行遗嘱的权力,而遗嘱本身仅被视为”指引”,基金有权灵活运用遗产。

在2013年2月,高等法院原审庭裁定华懋慈善基金败诉,认定该基金只是遗产的受托人,而不是受益人。华懋慈善基金不服判决,向高等法院上诉庭提出上诉。然而,在2014年4月11日,高等法院上诉庭驳回了华懋慈善基金的上诉,维持了基金会作为遗产受托人的身份。华懋慈善基金对此裁决不服,继续向终审法院提起上诉。

最终,在2015年5月18日,香港终审法院驳回了华懋慈善基金的上诉,维持了该基金作为遗产受托人的身份,而不是龚如心遗产的受益人。

自此,这场世纪遗产争夺,终于落下帷幕。

05

遗产争夺案引发的思考

相信列位看官在看完这场“闹剧”后仍意犹未尽。在吃瓜的同时,作为从业人士的我们,希望再从更专业的角度稍稍分析下本案。我们认为核心的takeaway有三点:

首先,对于遗嘱本身的表述,我们建议由专业的律师进行起草鉴证,避免不必要的歧义。龚如心06遗嘱中“我的家人及所爱的人”指代不明,在法庭上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而一份专业起草的遗嘱将会明确遗产范围及遗产受益人,最大程度避免歧义。

其次,遗嘱容易在司法实践及愤怒继承人的攻击下失效,保护效力相对欠佳。在本案中,几乎所有纷争均围绕遗嘱本身的真实性展开,对于笔迹的真实与否众说纷纭。我们认为,对于较为复杂的家族情况,一个生前即生效的信托能够起到更好的保护效力,忠实履行信托设立人的意愿。

最后,我们认为一个经过专业设计的信托架构能够明确各方身份,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在本案中,在华懋慈善基金中任职的龚家人认为他们是遗产的受益人而非受托人,不必受信义义务的约束,按照龚如心生前心愿将遗产用于慈善事业。而一份完备,专业的信托协议会明确设立人,受托人,保护人和受益人的权利义务,绝不会让任何一方超出自己的边界行事。

本文作者:小布,从bulge bracket到私人财富管理。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联系我们的邮箱salvuspartners@gmail.com,或给我们的公众号后台留言。我们期待与您的相遇。

本支百世,绘见未来 | Charted, Inherited, Sprouted

分类: Blog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